2024年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

2024-03-22 0


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分析,2024年春季小麦赤霉病、条锈病、白粉病、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蚜虫、叶螨、吸浆虫等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,尤其是开春以来,我国黄淮东南部、江淮、江汉、江南等地遭遇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,麦田湿度大,随着气温回升,纹枯病、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有加快扩展蔓延的趋势。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、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,确保小麦丰产丰收,制定本方案。


一、防控目标

全国实现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5%以上,绿色防控覆盖率58%以上,综合防治效果85%以上,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%以内;优质小麦生产基地、绿色防控示范基地、省部级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。


二、防控策略
坚持因地制宜、分区施策、分类指导的原则,抓住重大病虫、重点区域、关键时期,开展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,强化绿色防控、科学用药、农药减量,提高防控效果,实现小麦病虫防控目标,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。


三、防控重点

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、条锈病、蚜虫等一类病虫害,以及茎基腐病、纹枯病等茎基部病害,兼顾白粉病、叶锈病、吸浆虫等常发病虫
(一)华北麦区。以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白粉病和蚜虫防治为主,兼顾锈病、赤霉病、叶螨和吸浆虫等。
(二)黄淮麦区。以条锈病、茎基腐病、赤霉病、纹枯病、蚜虫等病虫为重点,兼顾白粉病、叶锈病、根腐病、叶螨防控;黄淮南部应加强赤霉病预防。
(三)长江中下游麦区。以赤霉病、纹枯病、蚜虫为主,兼顾白粉病、条锈病等病虫。
(四)西北麦区。以条锈病、茎基腐病、蚜虫为主,兼顾赤霉病、白粉病、叶螨、吸浆虫等病虫;新疆麦区需关注雪霉叶枯病。
(五)西南麦区。以条锈病、赤霉病、叶螨为主,兼顾白粉病、蚜虫等。



四、防控措施

(一)返青拔节期
以防治条锈病、纹枯病、茎基腐病为重点,挑治蚜虫和叶螨。对条锈病,要加强病情监测,实施分区防控。西南、汉水流域和陕西关中、河南南部、甘肃陇南等主要冬繁区,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、打点保面防治策略,及时封锁发病田块,减少菌源外传,降低和延缓向黄淮、长江中下游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。在越夏区,春季要加强转主寄主小檗周边自生麦苗及麦秸管理,控制条锈菌有性生殖,降低病菌毒性变异速率。黄淮春季流行区,坚持发现一点,防治一片,及时控制发病中心;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.5%—1%时,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,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。

(二)抽穗扬花期

以预防赤霉病为主,兼顾锈病、白粉病、吸浆虫等。对赤霉病,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等常年病害流行区,应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关键时期,主动预防,遏制病害流行,要用足药液量,施药后遇雨,应及时补治;如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,需隔5—7天再轮换用药防治1—2次,确保防治效果。对华北、西北赤霉病偶发区,应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,因地制宜实施主动预防。

(三)灌浆期

重点防控麦穗蚜、白粉病和叶锈病,提倡综合用药,达到一喷多效。当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以上,益害比(天敌:蚜虫)低于1:150时,可选用啶虫脒、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。有条件的地区,提倡释放蚜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。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,实施杀虫剂、杀菌剂、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混用,综合控制病虫,助力单产提升行动。

五、主推技术
(一)绿色防控技术

重点推广生态调控、保护及利用天敌、免疫诱抗、生物农药等技术。对于条锈病、赤霉病、蚜虫等重大病虫,要加强监测预警,及早发现、及时处置;对重点区域,应加强病情普查,必要时组织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,防止病虫大面积暴发危害。

IMG_20240306_141120.jpg1212.png

123123.png

(二)穗期一喷三防技术

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、条锈病、白粉病、叶锈病、蚜虫、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,可选用高效对路的杀菌剂、杀虫剂、叶面肥、免疫激活蛋白、调节剂和农药助剂等科学混用,综合施药,提高作物的免疫力,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,达到一喷多效、农药减量和单产提升的效果。

(三)科学用药技术

在病虫发生关键时期,选用对路药剂、用足药量水量、科学混配、交替用药,注意保护蜜蜂等非靶标生物;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、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施药机械,使用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时,应添加相应的沉降、抗蒸发等功能的助剂,每亩用水量不低于1.5升,确保防治效果。

来源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




To Top